天津:智能農業實現節水增效
發布時間:
2022-03-24
春耕備耕,灌溉用水十分關鍵。天津市人口多,卻是資源型缺水城市。天津通過設施農業高效節水技術、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多措并舉,在農業種植中深度節水控水,提升用水效率,取得明顯成果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.72,處于全國領先水平。
春耕備耕,灌溉用水十分關鍵。天津市人口多,卻是資源型缺水城市。天津通過設施農業高效節水技術、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多措并舉,在農業種植中深度節水控水,提升用水效率,取得明顯成果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.72,處于全國領先水平。
走進武清區的種植大棚,綠油油的韭菜長勢喜人。這里的韭菜通過無土栽培技術,利用椰糠殼進行種植,同時采取節水灌溉進行培育,分蘗多、產量高。此前,武清區下伍旗鎮10個村土地分散,農戶經營能力差,種植用水困難,很難發展規?;卟朔N植。
"我們集合了10個村的幫扶資金以及部分幫扶單位的產業資金,建立起了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,園區占地317.6畝,一共建了88個智能溫室大棚。"下伍旗鎮副鎮長周廣金介紹,"這些大棚通過現代化栽培技術種植蔬菜,用水少、管理精,主要以種植韭菜為主,也有其他瓜果蔬菜。"集中建設智慧農業園使周邊村民每年拿到平均每畝1200元的土地流轉費。園區投入經營后,周邊10個村總產業分紅210萬元左右,大大提高了村民收益。
園區溫室大棚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技術,水和肥料以滴灌、噴淋的方式,定量定時、精準作用于農作物的根系和葉片。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負責人趙文利介紹,整個園區的大棚都實現了自動化控制,只要設置好參數就能實現科學灌溉。在高效節水技術系統的運行下,蔬菜得到精細化管理,收獲期質高價高,而且每年還可以為園區節省70%的灌溉用水。溫暖的大棚中,工作人員正在精心護理蔬菜,"在這上班挺舒心,離家近、環境干凈,關鍵是掙得也不少!"園區提供了數十個工作崗位,每年支付村民工資160萬元,在這上班的村民很滿意。
目前,天津市大力推廣智能農業發展,設施農業中應用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技術10.6萬畝。天津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70萬畝,構建覆蓋全市的土壤墑情遠程自動監測網絡,建立遠程固定監測站30個、便攜站37個。天津市農業農村委推進適水種植、量水生產,在潮白河、薊運河等水源豐富區域發展水稻種植,將地面沉降中心區2.47萬畝菜田調出蔬菜生產功能區。
"十四五"期間,天津還將大力發展節水農業,推進農業深度節水控水,強化節水壓采措施,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和節水改造,推進規?;咝Ч澦喔取F溟g,新建提升高標準農田100萬畝,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0萬畝,努力實現農業生產用水與節水要求有機統一。
在堅持節水優先、開源節流并重的基礎上,天津還將完善引江、引灤"兩線保障";加快于橋水庫、北大港水庫建設;做到海河流域淡水資源和渤海海水資源并用;加強生態濕地和薊州山地的保護;統籌地表水收集利用和地下水涵養保護,筑牢水生態基礎。到2025年,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38億立方米以內,推動實現全市16個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全覆蓋。
了解更多的動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