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農業讓百姓掙到“真金白銀”
發布時間:
2022-02-21
雍陽大地上,智慧農業正在快速發展。位于下伍旗鎮的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,從蔬菜種植到加工、包裝、銷售,建立起從“田園到餐桌”的有機生態安全消費模式。農業產業進一步有效帶動鄉村振興,除支付土地流轉租賃費用外,園區還提供大量工作崗位,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,日子越過越舒坦。
雍陽大地上,智慧農業正在快速發展。位于下伍旗鎮的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,從蔬菜種植到加工、包裝、銷售,建立起從“田園到餐桌”的有機生態安全消費模式。農業產業進一步有效帶動鄉村振興,除支付土地流轉租賃費用外,園區還提供大量工作崗位,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,日子越過越舒坦。
“在之前的幫扶項目中,我們集合了10個村的幫扶資金以及部分幫扶單位的產業資金建立起了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,園區占地317.6畝,一共建了88個智能溫室大棚。”下伍旗鎮副鎮長周廣金介紹,“這些大棚通過現代化栽培技術種植蔬菜,主要以種植韭菜為主,也有其他瓜果蔬菜。”走進大棚,綠油油的韭菜長勢喜人。這里的韭菜通過無土栽培技術,利用椰糠殼進行種植,同時采取節水灌溉進行培育,品質優良。
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負責人趙文利告訴小武,整個園區的大棚都實現了自動化控制——只要設置好相關參數就能實現科學灌溉。在這一系統的幫助下,不僅土壤得到保護,每年還可以節省70%的灌溉用水量。
科學培育保證優秀品質,產業化運營則打開了市場。通過與北京相關企業合作,園區每天要為相關單位供應十萬份盒飯所需蔬菜,此外,園區蔬菜也走進了北京大大小小的社區,被端上了北京人的餐桌。產業化運營不僅助力實現了訂單農業,還提高了商品附加值,實現農民利潤收益最大化。
“目前,北京首農集團已經進駐古梯田農業園區內的22個大棚。下一步,我們除了精準對接并擴大北京的市場外,還打算引入山東壽光集團,從育苗技術、種植、收購、銷售等領域進行全面合作,全力打造現代化高效農業。” 周廣金說。
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的建立,使周邊村民每年都可以拿到平均每畝1200元的土地流轉費。據周廣金介紹,除了近40萬元土地流轉費,周邊10個村總產業分紅210萬元左右,大大提高了群眾收益。
解決就業是最實在、最精準的幫扶。古梯田(武清)智慧農業園區為周邊村民帶來了大量工作崗位。“從蔬菜種植、處理到保潔等,目前我們提供了約40個工作崗位,每個崗位的月薪能達到3500至4000元。”趙文利介紹,“今后我們還要建設古梯田供應鏈產業園、中央廚房等,預計提供約300個工作崗位,能夠實打實地幫村民增加收入。”
走進大棚,工作人員正在精心護理蔬菜,“在這上班挺舒心,離家近、環境干凈,關鍵是掙得也不少!”提到自己的這份工作,在這上班的村民很是滿意。
210萬元產業分紅、近40萬元土地流轉費、數十個工作崗位、近160萬元工資收入......這一個個數字,是村民拿到手的“真金白銀”,也是下伍旗鎮幫助百姓脫貧致富打的“漂亮一仗”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了解更多的動態